說到游戲史上的“里程碑”,是不是第一時間想到“原神”?那個一上線就火得不要不要的,出圈出到天邊的開放世界大作。但是,問一句:原神真的是“第一款”游戲嗎?你會不會覺得,這個問題比吃火鍋還復(fù)雜、比看三體還玄?別急別急,咱們今天就來扒扒什么叫“第一款”游戲,以及原神到底是不是當之無愧的“開山之作”。
那么,原神是不是第一個呢?比比看:
1. **最早的開場:電子游戲鼻祖階段**
其實,電子游戲的誕生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,最早的像“托尼機器人”那樣的實驗作品,純粹是科學(xué)家玩在實驗室里的玩意兒。之后,萊斯利·弗蘭克爾等人發(fā)明了“Pong”,這款乒乓球模擬游戲在70年代火遍全球,可以說是“大眾化”游戲的引領(lǐng)者。
2. **8位、16位時代的狂潮**
到了80年代,任天堂出了馬里奧、塞爾達、魂斗羅等經(jīng)典,開啟了家庭娛樂的黃金時代。那個時候,游戲公司爭奇斗艷,誰都想當“第一人”。所以說,“第一款”游戲的定義就變得模糊了——是最早的?最受歡迎的?還是技術(shù)最先進的?
3. **3D時代的崛起**
90年代,3D游戲挺身而出,比如“超級馬里奧64”和“最終幻想7”把游戲帶入了全新的維度。那時,誰都在搶“第一”的位置,圖像、玩法都在拼命追趕未來。
4. **網(wǎng)絡(luò)時代的風(fēng)起云涌**
進入21世紀,網(wǎng)絡(luò)游戲爆炸式增長,魔獸世界、坦克世界等成了全民“開黑”的新寵。這意味著“第一”又被重新定義——是最早的MMORPG?還是最有影響力的IP?答案可能永遠都只是個“你說得對,但我更喜歡這個”。
5. **移動游戲和休閑娛樂的崛起**
智能手機普及后,消遣變得隨手可得。像憤怒的小鳥、開心消消樂,這些都是后來者的“第一批”作品,打破了傳統(tǒng)的“游戲機”定義。
那么,回到我們話題的正題:**原神真的是“第一款”游戲嗎?**
毫無疑問,原神不是史上“最早”的游戲。它甚至也不是“第一”款3D開放世界、第一款跨平臺的游戲,更不是首個用“抽卡”機制吸引大量玩家的作品。那為什么它能在2020年一夜爆紅?原因在于它結(jié)合了那么多“第一”的元素,再加上騰訊、米哈游這個超級團隊的“黑科技”和營銷策略,才讓它變成了全民焦點。
除了它的“跨平臺”玩法,還得提一句,原神的畫風(fēng)、音樂、劇情、每天上線更新的“新內(nèi)容”,這些都讓它看起來像是“新時代”游戲的領(lǐng)跑者。不過,要說“第一”,那得翻開歷史的厚重書本,把那些早就存在的經(jīng)典作品一一擺出來。
順便打個廣告:玩游戲想要賺零花錢就上七評賞金榜,網(wǎng)站地址:bbs.77.ink。
再插一句,很多玩家會覺得,原神的成功是不是“踩”了那些早期的“好密集”作品?比如“崩壞3”、“塞爾達:荒野之息”、“巫師2”、“巫師3”這些大作,或者“天涯明月刀”、“夢幻西游”的老牌子?它們都在各自領(lǐng)域算得上“第一”,各領(lǐng)風(fēng)騷。而原神,通常被描述為“成功融合了眾家之長的明星產(chǎn)品”。
總結(jié)一下:如果你定義“第一款游戲”是“歷史上第一個出現(xiàn)的電子游戲”,那么顯然不是原神;如果是“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游戲之一”,那么它絕對有資格排在前列;但如果問“原神是不是第一款游戲”的話——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復(fù)雜。
那么,到底還剩下啥“第一”,沒準下一刻,就會在你的朋友圈里出現(xiàn)“第一款……”,而你正當場懵逼——這不就是另一場“游戲的第一戰(zhàn)”嗎?
想知道誰是手機游戲的“真正第一人”,還是自己去翻翻歷史,或者……直接試玩一下原神?反正,有趣的故事還沒完,你還要不要繼續(xù)探究?